健康服務手機端軟件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上海疫情》將各位健康新聞資訊及專業的醫療科普知識進行了整合,匯集了全國各地的優秀門診專家進行線上就診,各位用戶在醫療健康方面,遇到了什么問題都是可以直接在線溝通搞清楚的。
客戶端集健康新聞、疾病咨詢、臨床學術三位一體,是人民日報促進健康中國行動、推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醫藥健康產業、完善健康福祉的重要布局,是人民日報推動健康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1、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從4月9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4月4日至8日24時,上海累計篩查約9527萬人次,已完成檢測的樣本中累計檢出陽性感染者9.44萬余人。
2、上海全市已有8個定點醫院,床位數8000多張,今明兩天還將有一批定點醫院可以投入使用。已經建成方艙醫院100多個,床位數16萬多張。宗明表示,后續還將根據疫情的形勢,進一步做好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的資源儲備。
3、新冠確診病例臨床共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四種,輕型病例實行集中隔離管理,隔離管理期間應做好對癥治療和病情監測,如病情加重,應轉至定點醫院治療。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應在定點醫院集中治療。
1、在風險人群篩查中發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異常,即被隔離管控。經疾控中心復核結果為陽性。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2、為此前報告的本土無癥狀感染者。經市級專家會診,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等,診斷為確診病例。
3、新增本土死亡病例8例,平均年齡77.5歲,最大年齡93歲。8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惡性腫瘤、嚴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壓3級等)、神經系統疾病(腦出血、腦梗、認知功能障礙)、尿毒癥等。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為基礎疾病所致。
20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孫曉冬就老年群體如何做好防護給出了一些建議。
孫曉冬表示,上海在本輪疫情陽性感染者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將近20%,其中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比將近2%。國內外的研究也表明,老年群體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如果被感染,也非常容易傳給他人,所以老年人日常防護需要注意幾個要點:
一是牢記個人防護要到位。非必要不外出,不去人群聚集場所,即便是解封以后也要盡可能做到上述這一點。如果必須要出門時,一定要記得規范佩戴口罩,口罩不要為了節約而重復使用。在做核酸檢測時,特別注意不要去接觸核酸檢測的采樣臺,和其他檢測者保持2米安全距離,回家后流水洗手,換鞋、做好相應物品的消毒。
二是牢記居家環境要清潔。多開窗通風,保持室內清潔衛生。收到快遞后,先在室外用酒精濕巾或者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再放在通風處靜置半小時。
三是牢記營養攝入要均衡。注意補充適量的蛋白質、維生素。要多喝水、用水或鹽水適當漱口,保持口鼻濕潤。
四是牢記鍛煉運動要適度。在家里可以適當散步、做操等,衣服要寬松舒適,鞋子合腳牢固,不要穿拖鞋運動,以防意外跌倒和不必要的損傷。
五是牢記健康管理要堅持。保持生活規律,保證睡眠,盡可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子女和親朋好友溝通聊天。如果是有一些基礎性疾病的,對血壓、血糖、心率要做好自我監測和控制,按時服藥。
截至目前,上海市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疫苗接種率62%;加強免疫接種率38%。總體來講,接種率還是比較低的。根據國內外對老年人群新冠發病情況的研究,在全程接種以及接種了加強劑次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中,疫苗預防重癥、危重癥乃至死亡的效力非常明顯,全程接種的效力超過了70%,接種了加強劑次以后更是超過了90%。所以請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未來在解封以及附近的接種點開放以后,盡快預約接種新冠疫苗,如果已完成全程接種的老年人,在滿6個月后盡快接種加強劑次。
上海本地的疫情防控形勢可以說是相當的嚴峻,近幾日來說還出現了感染者死亡的病例,這種現象是不可忽視的,此次疫情期間全國上線從企業到個人都自發的參與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以文字報道、疫情互助文檔以及各種志愿者團隊的形式來幫助地方的居民。
手機軟件,是指能在手機上方便用戶的一系列軟件,具備各種各樣的功能,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包括各種保護手
進入專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