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游戲直播這個行業其實早就成在,但是真正的興起還是這兩年,由于市場的不規范,各大直播平臺的相互惡性競爭,導致游戲直播行業亂象叢生,大批主播背信棄義。
游戲直播這個行業其實早就成在,但是真正的興起還是這兩年,由于市場的不規范,各大直播平臺的相互惡性競爭,導致游戲直播行業亂象叢生,大批主播背信棄義。
游戲直播,是把游戲作為一個娛樂內容和載體來呈現給用戶。Twitch的10億美元收購案刺激了中國整個游戲直播平臺產業,資本通過直播平臺這個入口燒起了整個產業,以斗魚為代表的電競直播業務呈爆炸式增長。
游戲直播亂象叢生 數名主播合同未滿私自跳槽
最近,數名斗魚電競主播合同期未滿,違約跳槽事件,讓游戲直播這個話題再次走入大眾視野。 據透露,此次跳槽行為是競爭對手惡意挖角的結果,競爭對手利用高薪和代為處理違約官司為條件,引誘主播違約跳槽。斗魚TV近期表態,聲稱一定會用法律手段追究到底。
很多人認為跳槽事件無非因薪資高低而各選其主,其背后的違約行為卻容易被忽視。電競直播是一個靠粉絲經濟聚集的行業,主播的出走對平臺將造成一定傷害。雖然斗魚不同于國內其他電競直播平臺的職業選手,較早入市的斗魚作為電競主播的搖籃,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草根明星主播,對小眾游戲解說也有一定傾斜。
電競主播的違約現象是群雄混戰中的投機行為,合同在身另投它家,電競直播在沒有行業監管的背景下,主播薪酬的持續抬高破壞了電競市場,使行業陷入不正當競爭的漩渦中。如果這些投機行為得逞,那么直播行業會進入一個瘋狂燒錢抬價的怪圈,這種行為足以導致整個行業還沒進化到twitch的高度就全部死掉,那么觀眾也無法再看到直播。
直播平臺挑起挖角大戰 背信主播兩頭抬價
電競主播通過平臺簽約費+玩家獎勵+電商獲得收入,其中超九成為平臺簽約費。目前,幾大直播平臺群雄逐鹿,部分主播天價收入也讓大眾唏噓不已。從粉絲數量、影響力、百度指數來看,有的主播的確不值這個價。
“千萬年薪”只是極少數在圈內小有名氣的主播才能領到的數目,而非從業者生存常態。出現虛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直播平臺而燒錢搶奪主播爭搶市場份額的惡意競爭。只要有一家平臺挑起挖角大戰,那么其他平臺也被迫跟進。主播也借此在欺騙大眾宣稱收入無法滿足日常需求的同時,與多家平臺周旋,坐地起價。
據悉,在斗魚這批與前東家合同在身的跳槽者中,有主播在跳槽過程中讓斗魚和競爭平臺相互抬價,看誰出價高就去哪一邊,最后將自身200萬身價抬高到1600萬。這種哄抬身價的行為,無形中增加了整個直播行業的負擔和成本。
游戲直播行業之殤:鐵打的營盤失信的兵
無論從流量還是融資估值變化角度看,斗魚可以說是近兩年中國TMT行業新興項目中發展最快的一個。但與此同時斗魚也有著不小的挑戰,最直接的是成本壓力。主播的培養需花費較高成本,除薪資外,還包括帶寬成本和運營成本。
一方面直播平臺砸錢培養主播,另一方面主播生產優質內容吸引海量用戶,反哺平臺,二者相伴相生。合同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設立了彼此的權責、合作年限。主播違約不僅違反合同,也是不道德的行為,更會破壞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主播對合同的無視及監管的缺失,將導致直播平臺對主播培養乏力,行業發展受限。
游戲直播出路何方?
Twitch的COO KevinLin曾論斷:“五年內,電子競技會是最熱三種運動項目之一”。設備終端的解禁和移動端視頻錄制技術的提高,將會帶來相當規模的游戲直播用戶,游戲直播市場進入爆發期。預計到2017年,中國游戲直播用戶數量將達到1.48億。而現在游戲直播行業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去解決問題,等到爆發期到來之時,不至于不知所措。
國內看似繁花似錦的的游戲直播行業背后,卻隱藏著很多問題,其出路何方?
在市場被巨頭大肆搶奪的背景下,直播平臺只有用優質的解說內容和用戶體驗才能留住用戶,精益求精不斷迭代方能基業長青。市場瞬息萬變,對外,直播平臺當像水一樣柔韌,尋求平臺間合作,A與B打架,最后被C超越的事在互聯網領域屢見不鮮。游戲直播平臺不應忽略其實他們最大的對手是進入市場的游戲的開發商與版權商。
互聯網平臺往往優勢與劣勢相當,做足內容基礎的大平臺其劣勢是有之前內容的包袱,平臺定位往往模糊,比如YY。小平臺相對簡單,只做一個點精準定位,做行業專家,比如財務獨立不抱大腿的斗魚。考核這些團隊的要點是運營能力跟商務能力,這在國內市場中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