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漫談網游獲得收入獨辟蹊徑的一些方式
部門招新的筆試題有一題是這樣的:“請指出兩種除點卡,虛擬道具販賣外的網絡游戲能獲得收入的方式。”這題給出的參考答案有很多,比如說聯合運營,比如說游戲出口賣代理權,比如說VIP會員功能之類的增值服務,比如說開發游戲周邊收入,比如說網游內置廣告的嵌入等等。
我看過很多的回答,來參加筆試的同學對于這題的解答基本都不在話下——這也是我為什么敢寫這篇博文的緣故,只要你會來看我這篇文章,那么就不存在漏題不漏題的因素,我相信會來看我文章的人,每一個人早就有這樣的知識儲備能完滿的回答出這道填空題。
我也看過很新奇卻也很有道理卻是獨辟蹊徑的答案,諸如有個MM是這么回答的:暴雪嘉年華。這的確是能夠讓人眼前一亮的答案。咋一看很無厘頭,但誰能說暴雪嘉年華里就沒有網絡游戲的因素呢?誰能說暴雪嘉年華就沒讓暴雪獲得收入呢?那么,誰又能說這個答案就是錯的?后來這個MM成為了我的同事,并且跟我的關系還不錯。閑聊的的時候提到這個答案的時候,彼此會心一笑。
比如說游戲主題舞臺劇
我很喜歡的一款系列游戲叫作《逆轉裁判》。游戲具體講述的是什么就不說了,在日本有一個很有名的女子劇團“寶冢歌劇團”曾經兩次把《逆轉裁判》的人物和故事搬到舞臺劇上,并且獲得了很不錯的口碑和票房。雖然這是單機游戲,但和網絡游戲其實也是差相仿佛的。
國內單機游戲如《仙劍》改變的電視劇大抵也是類似方式,但目前似乎還沒有一部網絡游戲推出過自己專屬的電影電視。從舞臺劇來說,不管從經費的投入,可操作性,執行難度等方面都比影視要簡單的多,那么為什么網絡游戲不能嘗試一下舞臺劇的演出來獲得收入和與網游的協同宣傳效應呢?
很多足球俱樂部已經有過類似的操作了。在民間也曾經有過“魔獸飯館”這樣的山寨飯館曾經出現過,但如同日本那樣的《勇者斗惡龍》游戲主題酒吧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款好的網絡游戲,擁有足夠的玩家基礎,完全可以投建像《勇者斗惡龍》這樣的游戲主題酒吧。當然,《勇者斗惡龍》是日本的國民游戲,我國目前并且很長時期內不可能有類似深厚群眾基礎的游戲出現。但,你不去嘗試,你又怎能知道是否一定能夠做好呢?
這個有個專業名詞“游戲同人小說”,大部分是游戲愛好者自己根據游戲人物情節等的小說作品。但也有一些例外。早在2003年,在《奇跡》還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上海世紀出版社就曾經出版過一本網游主題小說:《奇跡·幕天席地》。雖然說其銷量并不怎么樣讓后來者有了個前車之鑒,再加上國內盜版橫行和整個大市場的不景氣,造成這些年來鮮有游戲改編小說的實體書出現,可我一直堅信,并不是這條路就沒得走,只是怎么走,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單機改編成網絡游戲很多,但網絡游戲改編單機卻很少,跨平臺的單機更少。不過也已經有《仙境傳說DS》,《勁舞團PSP》這樣的網絡游戲跨平臺單機版的成功推出獲得了不菲收入,讓此舉有了很好的先例。倘若以后看見《魔獸世界XBOX》或是《完美世界WII》版,想必也是會讓不少玩家驚喜的意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