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游網導讀]專家稱不良網絡游戲就像毒品,作者只為賺錢
我從來沒有說網游是毒品,我說的是不良網絡游戲是毒品。比如拿藥物來說,海洛因是一種藥物,它本身并不是毒品,因為過度吸食而成癮對人、對社會造成了危害才稱之為毒品;又比如說麻將,我們不能直接說麻將就是賭具,必須鏟除。很多人打麻將只是為了休閑娛樂,而不用它來賭錢,那就不是賭具,不會使人成癮,我們也不會去反對;另外,像撲克、紙牌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幫助人們在緊張的學習或工作之余消遣放松,或與朋友一起度過閑暇時光。同樣的,我在文章、報告里曾經說過,網絡游戲是網絡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健康向上或休閑性質的網絡游戲對豐富人們的生活是有益無害的,但是不良網游、即含有暴力色情、欺詐毒素的網游是精神鴉片、是網絡毒品,因為它們讓人上癮,使人沉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不是我們要說它是毒品,是不良網游本身對人、對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大量危害的事實證明它就是毒品。
在目前“一切向錢看”不正之風盛行的大環境下,我們的社會比較缺乏判斷是非的標準。盡管如此,作為人,我們必須要有最基本的界限,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惡。我們要以此為鑒別標準來判斷某種事物對廣大民眾、對整個社會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令人痛心的現實告訴我們,不良網絡游戲只對少數人有利,而對廣大社會、特別是對千百萬青少年是有害的。從公安部到各個地方公檢法的數據早就清楚表明,近十年來,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各個地方的案例指出,造成這個結果的不良社會誘因主要就是玩網游成癮。正是因為這些網絡游戲造成了這些危害,我們才稱之為不良游戲。當然,要是這些孩子玩游戲以后,更愛學習了,更積極向上了,誰會反對他們去玩這些網游呢?誰又會說這些游戲是網絡海洛因呢?
實踐早已證實,以打怪升級為主導模式的暴力色情游戲對社會造成了廣泛而嚴重的危害,但還有人繼續開發有害的游戲,那就是制毒。我們一直在呼吁、同時也在支持一些游戲商研發綠色網絡文化、包括健康的網絡游戲,比如:中國青少年服務社的網脈工程、青少年網絡社區、盒子世界等我都支持。不能籠統地說網絡游戲行業是制毒行業,關鍵在于其產品對社會產生什么樣的作用。實際上,如同那些明知故犯的問題青少年或以身試法的罪犯一樣,某些不良游戲廠商其實心里挺清楚他們的產品對社會的危害,但在暴利的驅使下,他們漠視社會道義和自身責任,一味地開發有害游戲。我們希望他們能加強社會責任感,不斷改進其游戲產品,給孩子們提供健康有益的娛樂。只為了牟取暴利而繼續用不良游戲毒害廣大青少年,其結果將會是害人害己,得不償失。
近些年來,如此眾多的不良網絡游戲泛濫成災的主要原因就是錢,就是利,并且還涉及到某些人的權錢交易、官商勾結等問題。現在,某些政府部門正在要求對這個行業加以改進,特別是文化部部長蔡武最近明確指出:將嚴厲整治網絡游戲、手機游戲,要改變以打怪升級為主導的游戲模式,給如何凈化網絡和改進網絡游戲指明了方向,這是廣大民眾的福音。
其實,問題本來一點都不復雜,如果網游行業不存在問題,沒有不良網游毒害成千上萬的青少年學子,廣大民眾為什么要反對?蔡部長為什么要嚴格整治這些游戲?我們從來沒有說游戲商開發游戲的初衷就是要危害中華民族,就是要毒害青少年。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展過程,不管是希特勒還是東條英機,沒有人說他們從小就是個壞種、是儈子手,希特勒年輕時還受過表彰,但他們逐步走向人民的反面,開始大規模的侵略、屠殺、企圖控制整個世界,變成世界人民的敵人,最終只落得可恥的下場。不管是什么人、什么產品、什么產業,只要對社會的進步和廣大民眾的幸福是弊大于利的話,就會受到人民的反對。
這些都是有限度、有控制的,政府想方設法盡量把它的危害性降到最小。又比如說煙草,因為有人抽煙成癮,煙草商多次被告得一塌糊涂,所以他們也在改進,設法降低煙草中的有害成分。哲學告訴我們,永遠沒有完美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要不斷改進的。不少人心知肚明不良網游對青少年的危害有多大,只不過因為網絡文化是個新事物,現在我們的立法、政府部門的管理約束還沒有跟上來,他們就打擦邊球,鉆法規的空子,還自鳴得意地說:我們沒有犯法。不犯法只是為人的最低下的底線,作為社會的一員,你們也有家庭孩子,為什么不可以對自身要求更高一點呢?為什么不為老百姓多做點更有意義的事情呢?
從2005年開始,李長春同志就提出要文明辦網、文明上網;2007年初胡錦濤主席指明必須凈化網絡,要開發積極向上、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文化。這應該是網絡文化的發展方向,審視一下那些打打殺殺的有害游戲吧,它們符合這些要求嗎?為什么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全國各地的媒體千百次地對我進行采訪,千百次連篇累牘地報道不良網絡游戲對青少年的種種毒害,因為這些都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