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層恐懼手機版》是一款暗黑恐怖風格的冒險解謎手游,游戲以一個為了尋找靈感陷入內心世界無法自拔的畫家的故事,玩家將進入他的內心世界,不斷變幻的恐怖場景,匪夷所思的故事,有美術的美感也有心靈的探尋,喜歡這類游戲的玩家不要錯過。
《層層恐懼》的靈感源于16-18世紀間的繪畫與建筑,玩家將深入一位發狂畫家的內心深處,探索他扭曲異變的宅邸,挖掘出背后恐怖的真相。游戲中玩家的每一次行動都會讓周圍的環境發生改變,究竟是陷入無盡的恐懼,還是逃脫心魔浴火重生,一切即將揭曉。
《層層恐懼》(Layers of Fear)從名字來說理應提供一些有深度的東西,但最終出現的還是那些廉價的一驚一乍的硬嚇人,以及老一套的營造恐怖氛圍的東西,阻止了這款擁有幾個不錯創意的游戲往深層次的恐怖去探究。
本作的優點在于,它通過傳統的繪畫為主題來描繪這個世界,并通過別出心裁的視覺效果來顛覆空間與建筑結構,創造出真正混亂的道路,然而游戲最終放棄了精妙之處轉而尋求廉價要素的疊加,讓乏味不堪的恐怖象征充斥著整個故事流程,還用毫無樂趣的解謎部分拖慢了整個游戲的節奏。
在游戲的早期,《層層恐懼》所標榜的維多利亞時代風格恐懼感非常旗幟鮮明:玩家扮演一個畫家,被其創造大作時靈感的缺失所逼瘋。這個背景設置潛力無限,可以將哥特風格、《道林·格雷》風格的恐怖效果相結合,在作品最精彩的部分,《層層恐懼》將墮落到黑暗以及焦慮的感覺詮釋得淋漓盡致。
玩家的家園變成了一場噩夢般迷宮般的地牢,擁有著種種現實中完全不可能出現的建筑設計。憑空出現的門廊,七拐八彎的走廊,而且拐角處掛著你以前的畫作無時無刻不延伸著恐怖的感覺。這些效果看上去不錯,而且完成得很好,不過這種空間的扭曲感一開始雖然能夠讓人質疑自己所處的環境,但《層層恐懼》毫無節制地對這種手法進行了濫用,翻來覆去地重復同樣的效果,使得原本優秀的設計最終讓人感覺是騙人的把戲。
不斷地在各種走廊里穿行,早就知道拐角處肯定有嚇人的東西,玩家就再也沒有什么恐怖的體驗了,特別是游戲里的詭異娃娃和墻上的鮮血涂鴉隨處可見,早已見怪不怪。然而《層層恐懼》落入恐怖作品俗套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問題是本作都懶得對這些元素進行二次包裝讓人看上去哪怕是有點新鮮也成。詭異娃娃和“亂涂亂畫”的孩童涂鴉就像是場景中的廉價裝飾,是根本就不需要有的東西。一幅燃燒森林的蠟筆畫作要比在一幢活動且不斷變換的房屋里進行一場揭示自己過往劣跡的噩夢之旅更加恐怖嗎?我不這么認為,而且在后者的內容缺乏深度的情況下更不這么認為。“令人不安”的蠟筆涂鴉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層層恐懼》還對突然跳出來的硬嚇人伎倆情有獨鐘,如同游樂園里設計失敗的鬼屋項目一樣。我完全沒有必要環顧四周或在拐角處小心窺探,大路貨風格的設計使得本作嚇人的東西都是直接跳出來蹦到我眼前的,如果它要從我身后跳出來,那也肯定會先讓我知道。沒有了這些不確定性和緊張感,我在《層層恐懼》中無限循環的回廊里的探索就變成了一場枯燥的旅程。而每次我開始有點恐怖感覺的時候,就會突然蹦出來一個根本不好玩的小解謎去挑戰一下。
游戲中最最無聊的一個設計是在一個巨大黑暗的房間中搜集小小的棋子,給人感覺就像是3D版的像素狩獵。雖然棋子會發光,找起來容易一些,但找這些東西就感覺像是我要在探索下一個區域之前所必須完成的一項雜物。一個好一點的謎題設計就是讓我尋找一系列隱藏的電話,至少我還可以來回跑一跑去探索點什么東西,但像這種時刻在《層層恐懼》短暫的兩三個小時的游戲體驗中是極其稀少的。
結語
《層層恐懼》缺乏讓游戲變得有趣的驚喜和精妙之處。游戲給人的第一印象很好,但很快就將這些最棒的創意揮霍殆盡。當你總是知道陰暗長廊的另一段會蹦出點什么東西來的時候,就很難找到稱之為恐怖的感覺了。
《層層恐懼》IGN評分:5.8(因本站評分系統只顯示整數故顯示為5分)
+ 優秀的視效技巧
- 創意使用過度
- 無聊的喻意
- 不嚇人
- 謎題太煩
將恐怖放大,3D暗黑場景非常帶感,但是事實上這是關于一個藝術家的內心掙扎,跟很多歐美心理大片一樣,非常套路化,但也有很多值得大家思索的地方。值得玩家用心去探索。
暗黑類手游,這類游戲都具有類似的共性,就是畫面十分的黑暗,帶著陰森詭異的魔幻風格,同時它的先驅部隊,
進入專區>
熱門評論
最新評論